职称:院士、教授
学位:博士
202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
2024年 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,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
2024年 曾国熙讲座人,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
2023年 上海市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(1/5),上海市科技协会、上海市期刊学会
2015年 德国洪堡研究奖,德国亚历山大·冯·洪堡基金会
2012年 卞学鐄(THHP)奖,国际计算力学顶级会议(ICCES)
2012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,科学技术部
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省部级和一级学会的科技成果特等奖3项、一等奖10项
2016年 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,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2008年 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,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2023年 “水土交融,场网共享”新时期大土木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示范,高等教育(本科)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
2021年 隧道围岩三维连续-非连续破坏机理与精确分析理论,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特等奖
2021年 公路隧道病害快速精准感知与处治技术及装备,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
2020年 多功能蓄能发光材料制备及其在公路隧道安全照明中的应用,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
2017年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全寿命安全状态快速采集与设备研发,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
2017年 岩石混凝土类材料力学行为与动态损伤破坏机理研究,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
2014年 城市供水大型输水工程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,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
2013年 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,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
2011年 特大型越江交通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关键技术,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
2010年 盾构穿越成套控制技术及其应用,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
2009年 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,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
2006年 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,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
2006年 大断面管幕-箱涵顶进应用技术研究,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
2003年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,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
1. 国家教学成果奖“水土交融,场网共享”新时期大土木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示范,二等,排名第9,2023
2. “弹性力学”入选上海市高校重点课程,2022
3. 地下建筑结构(朱合华、张子新、丁文其、彭芳乐、蔡永昌)入选2011年国家精品教材目录
4. “地下建筑结构”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,2010.12
5. “地下建筑结构”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,2009
6.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“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土木工程教学实践”,二等,朱合华,丁文其,黄茂松等,2009.12
7. 同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: 大学生暑期社会活动指导:改革开放三十年,湘西旧貌换新颜。参与学生谢超超获得校优秀个人奖,2008
8.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的第一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奖“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网络教学系统”,一等,2006(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,2006)
9.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“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”,夏才初、朱合华、李晓军、蔡永昌、丁文其,2005
10. 上海市教学成果“土木工程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”,二等奖,排名第五,2004
11.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“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”(叶斌)优秀指导奖,2000
12. 上海市教学成果“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内容、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”,一等奖,排名第二,2000
13. 上海市教学成果“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深基坑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系统”,三等奖,排名第一,2000
14. 同济大学优秀教材“边界元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”,三等奖,排名第三,1999
15.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“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探讨”,排名第三,1999
16. 同济大学长谷集团教学研究奖“面向21世纪的岩土工程教育探讨”,排名第三,19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