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室

张文津获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

发布时间:27/11/2015 00:00:00 点击次数:

11月20日,第十四届"挑战杯"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(以下简称"挑战杯")在广东工业大学落幕,研究室在读硕士张文津所在团队作品《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原理的悬吊楼板减震体系》获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。
    本届“挑战杯”竞赛中,全国2000多所高校超过200万大学生直接参加,全国初赛中有528所高校、1569件作品参加,经过层层选拔,最终共有 318所高校的783件作品进入决赛,涵盖数理、信息、生命科学、能源化工、机械与控制、哲学、经济、社会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,共计11个学科门类。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了竞赛评审委员会,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评审。
    “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原理的悬吊楼板减震体系”项目由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指导,由同济大学学生独立完成,研究室在读硕士张文津为项目成员,历时两年。2013年11月,依托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形成方案的思想雏形,2014年11月起开始进行挑战杯的备战,先后经过4次校内选拔和上海市选拔,最终于2015年8月挺近全国决赛。项目累计发表论文4篇(三篇已被EI检索),申请专利三项,院士及专家推荐意见十余份。项目曾获全国高校土木工程本科生创新成果特等奖、同济大学“卓越杯”特等奖、 “挑战杯”全国二等奖等各级奖项十余项。

项目名称: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原理的悬吊楼板减震体系
项目成员:张文津、秦子栋、简旭东、李志远
指导教师:李国强 教授

项目简介高层建筑中使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存在耗资巨大、浪费庞大使用空间等弊端,本项目正是基于此所展开的。项目核心是在高层建筑的竖向用吊索将部分楼层的楼面板吊起,水平向布设阻尼器、滑轮、滚槽等限位构造,以此释放楼面板自由度,使其发挥承载功能的同时起到调谐质量的作用。地震来临时,可以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,实现减震的作用。